<
    只是这又如何?

    我们很难说清楚,此时回到长安城中的、将屠刀举起的帝王在那午夜梦回之际,又是否回过味来,有那么丁点的后悔。可是很多时候,不出意外之时,往往就是要出意外的。

    此时的刘据已经逃到了距离潼关三十里、长安三百里的一处峡谷当中。

    一位家境贫寒的百姓将其收留,并且通过织卖草鞋来奉养太子,使其于此安心住下。

    只是这位出生富贵且受过良好教养的太子殿下显然并不愿意给主人家增添更多的麻烦,更不希望因自己一行逃亡的到来,使主人家本不富裕的日子,变得更不富裕。

    刘据提出了离开,并且表示,自己有一位富有的旧相识住在湖县,自己将要派人去寻找。

    大梦堪觉,今夕何夕,当是何年?

    主人家编织草鞋的手停下,精神似是有那么一瞬间的恍惚。而后再抬眼,却是对着那仿佛是成竹在胸的太子殿下表示,只需告知那旧相识的姓名,自己亲自替殿下去寻找。

    言辞恳切,语音宽厚,道是外界定有追兵云云。若是太子的人冒然出现,那么定然会引来追兵,造成更大的祸患。

    然而身遭变故,似乎是已经无路可去的太子殿下忽然便意识到,就在这么短短的一瞬之间,这主人家仿佛是换了一个人。

    换成了什么样呢?

    这其实并不是一个很好回答的问题,只是相较于原本的沉默寡言、略有几分拘谨且不善言辞的主人家而言,现在的这一位......并非是池中物。

    绝非是眼前的山野峡谷所能生出。

    至少属于他的舞台,当不在此处。

    又或者说,其实这才是主人家真实的面目?

    若是巫蛊之乱尚未生出,若是同君父之间的矛盾尚未曾至于你死我活不可调和,若是自己尚在东宫。那么其实刘据很乐意同这样的人相交往,并且在属官当中,为其留下一席之地。

    只可惜,现在的自己已经是无路可逃,无法有任何的翻身。

    因而刘据所想的是离开,是不叫这主人家有过多的被牵连。

    恰恰主人家目光转过,似乎同样是明白了这位太子殿下的意图。

    “您是想要自投罗网吗?”

    手中尚且拿着编织了一半草鞋,从陌生身体上醒来的刘备问。

    短短片刻间,结合着身体主人原本的记忆,以及对相应史实的记录和描写。刘备已经搞清楚了眼前的状况,并且明白了这位太子殿下的意图。

    嘶,这个局面,不好破局啊。

    自后世而来的汉昭烈皇帝于内心暗付。不过这位读过史书、知晓这段过往与事情的老刘家后辈同样清楚,一切或许并非是无可挽回的地步。

    况且不抛弃不放弃,眼前的局面......

    留得青山在,只要等世宗孝武皇帝转过味来,也不是不可以操作滴~

    干脆叫老刘家的皇帝一起吃鸡好了,所以下一个出现的......

    第60章

    第 60 章

    这厢,自后世而来且知晓了剧情的汉昭烈皇帝刘备思考着如何将手中的编织草鞋工程做大做强,以供养这位勉强算打得上干系的老祖宗且不去说。

    毕竟这天下仍旧是他们老刘家的天下,而世宗孝武皇帝,更是他们老刘家皇帝中首屈一指的政治强人。

    即便刘备有心想要同这位老祖宗扳一扳手腕子,其最终的结果,很可能并不是那么美好。

    这可不是汉末黄巾乱起,大汉天命将近。而自己又或者说原身的身份,同样不允许刘备加入到这场角逐之中。

    倾覆老刘家自家的天下。

    要不然这叫什么,自家造自家老祖宗的反?

    真·刘皇叔·伪·山野散人·贫穷主人家并不认为有这个必要。

    况且世宗孝武皇帝也好,继任的昭帝、宣帝也罢,其功绩我们还是要肯定的。

    刘备并不认为自己于此世中,有任何的竞争力。

    所以自己来到此世之间的目的,还是避免某些悲剧的发生,又或者操作一下,寻求那更多的可能。对吧?

    一边打着草鞋一边同这位历史上的悲情太子展开交流的刘备心中暗付,内心之中,则是在思虑着那诸多种种的方案与可能,以及自己无缘无故,至于此世界的目的。

    什么,你问刘皇叔做为一个古人,为什么会对借尸还魂、穿越时空并且在另一个人身上醒来这种事情并不惊奇,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接受良好?

    拜托,大汉四百年国运,该说不说,大家其实都是有那么一点迷信思想在里面的好吗?

    事实上若是刘备所建立的蜀汉成功一统天下又或者曹老板不是姓曹而是姓刘,那么这之后的野心家阴谋者以及群雄们造反之前,高低得先给自己改个姓氏。

    不管我以前姓什么,但是从现在开始,我就是姓刘了。

    是天命所归,懂?

    甚至于唐宋什么的,那都得是大汉第三帝国、大汉第四帝国。

    万世一系,神圣且荣耀。

    当然这不是重点,重点是因卫太子之乱,需要处理的人数过多,且皇曾孙身份特殊,所临时设置起来的牢狱之内。江辞仰角四十五度望天,望向那姗姗来迟的系统,面上的表情并不怎么好过。

    事实上至此时刻,该发生的、不该发生的悲剧尽皆已经发生。回到长安城中的老皇帝心中,多多少少已经回过味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