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千多字,怎么能不算是加更!

    第25章

    第 25 章

    感受到疲惫与心累的并不仅仅是半夜里从被窝里爬起来,而后接受始皇帝召见,并且同江辞哥俩好大半夜的姚贾。

    更不仅仅只有确定了自己醒来不会被活埋,终是能够睡上那么一个安稳觉的江辞。

    什么,你问江辞为什么能睡得着?

    不开玩笑的说,做为一个来自后世的年轻人,晚上修仙白天补觉什么的,这不是基本操作吗?

    虽然没有手机大魔王及被子小妖精连手将自己封印,可是这一晚上的斗智斗勇的,很累的好伐。

    只是江辞这一觉睡得并不安稳,不是梦到自己在磨豆子,就是在搬砖修长城。要不然就是被推到坑中,有土纷纷扬扬的落下,身体腐烂在泥土里。

    总之都是一些乱七八糟的,不着边际的联想。

    好在随着晨曦刺破苍穹,照耀在咸阳宫的房梁与屋脊之上。原本一夜未睡的、耳边总是充斥着江辞那乱七八糟心声的始皇帝,终是得到了几分安宁。只是这样的安宁之下,却又似是有风雨欲来,风浪将要被掀开。

    不仅仅是赵高,便是安睡了一夜,精神抖擞如李斯,在踏进这帝国的权力中心的那一刻,亦感受到了几分不同寻常。

    皇帝陛下是有了什么新的想法吗?还是新的政令与制度,将要推动和实施?

    可是要本相投石问路,做出补充与完善?

    李斯心中暗付,几乎只是在短短的一瞬间,内心里便百转千回,生出了诸多种种的想法和打算。

    从商君到张仪、范雎、吕不韦等,直至现而今的大秦丞相李斯。这些自六国之地而来的历任秦国相邦们几乎都不是道德完人、雅正君子,有着或这或那的缺点。

    为财、为名、为利,为想要实现的理想与抱负。成为秦一统天下的爪牙,破灭六国的帮凶。

    并非是心胸宽广,又或者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之辈。

    李斯自然没有任何的例外。

    甚至于这位奉行老鼠哲学,认为“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的大秦相国。心胸与气量亦如同老鼠一般狭小,并非是宰相肚里能撑船的人。

    一个人能不能有出息并不仅仅在于个人,更在于所拥有的环境、平台。而大秦,便是一个优越的、能够叫李斯实现自身之才干与抱负,变得出息和优秀的平台。

    李斯自然是对这个平台再满意不过。

    诟莫大于卑贱,而悲莫甚于穷困。

    这位在拜别老师荀子之时说出卑贱是人生最大的耻辱,贫穷是人生最大悲哀的帝国丞相在大秦这个平台之上,获得了超出想象的出息及回报。

    长子李由为三川郡守,诸子皆尚秦公主,女悉嫁秦王室诸公子。整个帝国之中,如李氏一般尊贵的,又有几人?

    难得的是始皇帝并没有因此而李斯生出敲打和忌惮,而是再为信任与宠信不过。

    只是那扎根在帝国的权力架构之中,以此为食并且吃得脑满肠肥的硕鼠,又怎会在意粮仓的枯竭,以及是否会被自己而毁掉?

    李斯想要的,只是皇帝陛下的看重以及陛下能够万年,万万年。

    最好真的是长生不老。

    毕竟如果换一个帝王,就算是那做为自己女婿的长公子扶苏......好吧有些事情不能深想,越想越心塞。

    奉行着老鼠哲学、自诩并非是君子的李斯从来就不认为自己同人品贵重的长公子是一路人。

    甚至扶苏的某些做为与想法,很容易便叫李斯联想到韩非。

    早已经死在狱中的韩非。

    不安与自惭形秽等情绪自然是不存的,现而今身居高位的李斯只恨当时没有请方士招魂,将韩非的魂魄打散。

    午夜梦回之际,面对着韩非诘问的帝国丞相同样不会认为自己有错。

    韩非一事上,李斯认为,自己如果有错,那么唯一的错误便是彼时行事尚且不够严谨,不够将韩非踩落到泥地里。

    因而面对着这很容易叫自己想到故人的长公子之时,不管面上如何,李斯内心并不如众人想象中的那般友好。

    更不必说,长公子扶苏同李斯、同始皇帝的政见在很多时候并不相同。

    物禁大盛,盛极必衰的道理李斯较之以谁人都更加清楚。而不管是李斯自己还是整个李氏一族,在整个帝国之中都是一副鲜花着锦烈火烹油的景象。

    这样的景象在皇帝陛下在世的时候或许不会被改变,可要是换了新君,换成是同自己政见并不相同的长公子扶苏......李斯并不认为这层姻亲关系会成为长公子对自己动手的阻碍。

    因而在真心实意的希望皇帝陛下能够万年、万万年之余,心胸与气量如同老鼠一般狭小,且不愿意将手中富贵和权柄放下的李斯。同样希望长公子也好,蒙氏兄弟也罢,都能够被皇帝陛下打发得远远的,没有任何宠信。

    或者如那十二岁拜相的甘罗一般,英年早逝,只留下一阵唏嘘与遗憾。

    至于皇帝陛下身边,有用的人才只要留有自己就够了!

    我一定能够同皇帝陛下君臣相得成就一段佳话的!

    什么韩非,什么蒙毅,就应该杀了,都杀了!

    内心之中的阴暗不足为外人所道,而李斯这样的情绪,在下朝之后始皇帝叫蒙毅和姚贾留下,而未曾知会过自己抑或者对自己有更多的吩咐时,几乎达到了顶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