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姚贾,这谁啊?不认识,没听说过,一看就不怎么有名!】

    【哦不对,让朕想想,原身的记忆中,这好像是那个啥,哎呀怎么就不是李斯呢?蒙毅也行啊。】

    对这段历史虽然知晓,但更多来源于初高中课本,来源于某些影视剧当中的江辞有些蚌埠住了。

    甚至于有那么一瞬间,开始怀疑起自己的穿越者光环以及主角光环。

    毕竟以江辞这普通大众以及地摊文学的水平,能够知晓武安君白起、王翦、蒙恬蒙毅等,并且不把各自所在的时间搞错、混为一谈便已经是很不容易了。

    又如何能够奢求更多?

    至于姚贾,好吧,这位周旋、游走在四国之间秦国上卿虽然同样很牛。但不管是就事迹、还是知名度等而言,自然是不可同张仪、苏秦,以及十二岁拜相的甘罗等同日而语。

    江辞对此并不知晓,似乎有那么一点情有可原?

    如果知晓事实的真相的话姚贾会不会将江辞原谅这不好说,只是于那秦咸阳宫内,始皇帝眉头微皱。先是疑惑,继而却是将那眉目舒展,对此给出那再是合理不过的解释。

    一个来自于后世两千多年后的后辈,对于当世之种种必然是一知半解的,可以做为参考,却未必便是事实。

    更遑论这后辈所知的种种之中,不免有后人的穿凿附会以及道听途说,野史演义等。

    只是那些小的方面或许有所改变和更改,可是大的方向及趋势,却不会因此而同后世人知晓的有所变动。

    便如同五帝与三王,尧舜禹禅让,禹之子启而家天下始。

    继而陈汤兴起,商代夏,周代商。

    春秋与战国。

    至秦一统天下。

    而后,而后......帝王的目光落在那竹简之上,有可见而又不可见的线索将一切串联,将那一个又一个的名联系起来。

    走向那帝王所不愿意认同及承认的结局。

    有什么属于帝国未来与命运的一角在帝王眼中隐隐显露,纵使所有的拼图与信息尚未完全与完整的呈现,但有些东西对这帝王而言,已经不是秘密。

    只是——

    “朕的丞相李斯,在其中又担任了什么样的角色,承担了什么样的戏份呢?”

    这帝王的嗤笑,唇角牵起冷淡且漠然的弧度。长身玉立,如山如渊。却又莫名的,仿佛是透露出几分孤寂。

    为王者的道路自然是孤独的,这是这帝王早便已经知晓和明白的道理。

    恰如同日之初升,月之恒久。

    纵使是有星辉与萤火相伴,却终究无法至于那同样的高度,更无法长相伴随。

    于这条道路上,这帝王早已经失去了太多太多。

    不仅仅是母亲,是兄弟,是那对王位、对帝国有威胁的任何人。

    但至少这位皇帝陛下以为,他与李斯之间,当可以成就一段君臣相得的佳话。

    始皇帝出,李斯相之。天崩地坼,掀翻一个世界。

    这帝国的丞相李斯,于帝王的眼中,自然算得上一个再聪明不过的、有着自身之政治理想与主张的聪明人。

    即使这臣子有所图、有所求,且并不完美。

    但帝王广阔的胸襟与博大的胸怀,使始皇帝能够将这一切忽视与容忍。

    不管是进韩非的谗言,使其自杀于狱中,还是李氏一族在整个帝国中的如日中天与鼎盛。

    不管是为权、为财,还是为着那政治理想与抱负、主张,举凡能够入得了这帝王眼的,始皇帝从不吝惜于将这一切赐予。

    给之以广阔的天地,使之将一切所实现。

    刻薄而寡恩。但不管就哪一方面而言,这帝王分明非是那等忧心于臣子对自己产生威胁之辈。

    帝王执剑,又岂会因为害怕剑乃双刃,割伤自己,而将那手中的剑刃所放弃?

    只是......帝王以指尖缓缓摩挲过剑柄,同样想不清楚亦搞不明白,李斯在其中,又究竟......所以,难道是朕给的不够多吗?

    还是他的丞相大人以为,这姻亲之间的联系,竟然会不够牢靠?

    这帝王的思绪中,有那么一瞬间的、短暂的自我怀疑。只是很快的,却又化作是那一派的冷凝。

    帝王不会有错,更不会承认自己有错。

    只是很显然,帝国的命运,却不能再落在这位丞相大人的手,更不能够再被其所执掌。

    所有的一切,终将付出代价。

    对于那帝王心中的种种,江辞自然无从知晓,更无从窥知。只是于姚贾将自身身份揭露的那一刻,肉眼可见的,江辞目光与神情里竟然显露出几分失望与失落来。

    这叫擅长于斗智斗勇,但似乎是在同空气斗智斗勇的廷尉大人不由得将心提起。心中暗自思付,自己是不是有哪里做的不对。还是说,眼前这位有幸引起了皇帝陛下关注的小友对自己此前将身份隐瞒的行为有所不满?

    姚贾心头微紧,继而将心提起,而后缓缓显露出笑容来。

    山不来就我,我来就山。这位能够在四国当中如鱼得水,被韩非斥之为世监门子,梁之大盗,赵之逐臣的廷尉大人,自然是拿得起放得下,能屈能伸能够舍得下面皮的。

    因而江辞心中那手拿错误答案且差点社死当场的羞恼尚未完全褪去,一旁的姚贾便已经主动脑补替其找好了台阶和理由,并且和颜悦色的表示,自己做为廷尉,本就是司掌刑狱等诸多方面。